泉州儿童短途转运救护车
正确搬运:不论在何种情况下,抢救人员要预防颈椎错位、脊髓损伤,须注意: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、移出前,首先应在地上放置颈托,或行颈部固定,以防颈椎错位,损伤脊髓,发生高位截瘫。一时无颈托,可用硬纸板、硬橡皮、厚的帆布,仿照颈托,剪成前后两片,用布条包扎固定。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,安放颈托后,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,然后拆卸座椅,与伤员一起搬出。对抛离座位的危重、昏迷伤员,应原地上颈托,包扎伤口,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。动作要轻柔,腰臀部托住,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,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。
自救腹部冲击法。适用于不气道梗阻患者,意识清醒,而且具有一定救护知识、技能的人。患者本人可一手握空心拳,用拳头拇指侧抵住腹部剑突下、脐上腹中线部位;另一手紧握此拳头,用力将拳头向上、向内冲击5次,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;还可选择将上腹部抵压在坚硬的平面上,如椅背、桌缘、走廊栏杆,连续向内、向上冲击5次。重复操作若干次,直到把气道内异物清除为止。互救腹部冲击法。适用于意识清醒伴严重气道梗阻症状、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患者。患者立位或坐位救护员站在患者身后,双臂环绕患者腰部,令其弯腰,头部前倾。救护员一手握空心拳,握拳手的拇指侧紧抵患者剑突和脐之间。另一手抓紧此拳头,用力向内、向上冲击。重复5次,如果梗阻没有解除,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。
救护员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,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,头部低于躯干。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,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。两前臂将婴儿固定,翻转呈俯卧位,保持头向下,利用重力帮助移除异物。救护员采取坐或跪的姿势,使婴儿地躺在腿上。用一手的大拇指固定支撑婴儿的头,另外1个或2个手指放在下颌的另一边。保持下颌的角度,不要挤压下颌软组织。用另一手的掌部在肩胛骨之间给予5次的拍打。检查每次拍打背部是否解除了气道梗阻,如解除,不一定要做足5次。
救护车通常配备了各种医疗设备,例如缩小胃分泌物机、脉搏氧气监测器、心电图监测仪等等。这些设备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医疗检查和测量,以确保病人能够在接受治疗之前得到最准确的诊断。此外,救护车还装备了各种治疗工具,例如自动除颤器等等。这些设备都能够在病人需要急救的情况下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