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力长途120急救车随叫随到
如果有外伤要,有出血就止血,有肿胀就冷敷创伤处,但是不要冲洗,不要将骨折复位,不要勉强固定。立即用冷水冲洗伤处,直到伤处不疼为止(20-30分钟)。如果有外伤就清洁纱布覆盖后冲洗,水流不可太猛,以免冲破烫伤形成的水疱;如果衣服覆盖的部位烫伤,可以隔着衣服用冷水冲洗,不要自行挑破,烫伤严重时,患者即使口渴也不要让他饮水,都交给医生处理。昏迷的情况有很多,例如:脑出血、脑缺血、心脏病、低血糖等,要对症下。
圆头剪刀、钳子:圆头剪刀比较,可用来剪开胶布或绷带。必要时,也可用来剪开衣物。钳子可代替双手持敷料,或者钳去伤口上的污物等。 手电筒:在漆黑环境下施救时,可用它照明;也可为晕倒的人做瞳孔反应。 棉花棒:用来清洗面积小的出血伤口。冰袋:置于淤伤、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的部位,令微血管收缩,可帮助减少肿胀。流鼻血时,置于伤者额部,能帮助止血。 扣针:固定三角巾或绷带。 胶布:纸胶布可以固定纱布,由于不刺激皮肤,适合一般人使用;氧化锌胶布则可以固定绷带。创可贴:覆盖小伤口时用。
救护车的概念次真正出现在1487年的西班牙,它的作用是救助受伤的。当时在君主伊莎贝拉皇后的领导下,西班牙军队的“ ambulancias”逐渐成名。但是直到拿破仑战争(指1803年—1815年爆发的各场战争,这些战事可说是自1789年法国大所引发的战争的延续),救护车才迎来了大规模普及。而在这之前,伤者要么流血要么自己爬回去,从而导致更高的死亡率。在1793年的尖峰战役期间,拿破仑的私人医生多明克·让·拉里要求他的将军允许两名“救护车人员”或四轮货车进入战区,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:垂死的尖叫对士气不利。
除了运输病人的救护车以外,还有一些专门用于火灾和其他灾难现场维护秩序的救护车。这些车通常被称为救援车,因为它们在灾难现场通常需要执行的任务是援救和救援。它们通常配备了护理器材,如创可贴、紧急止血剂等等,同时还附带了灭火器和防护装备。